close

最近愈來愈不想上宋明理學...

除了它每週的千字報告很討厭、老師上課讓我想睡覺外...

 

我愈來愈覺得,很多時候

上這門課是根本上的浪費時間...

 

愈來愈習慣到了交報告的當天早上

再一舉消化所有上禮拜講的東西(奇厚無比的講義)

愈來愈不想仔細看、仔細寫...但又不能放棄這3學分...

 

之前覺得還OK,是因為新奇

覺得吸收了許多新知,認識了許多哲學名詞

增加了理性思辨能力,體認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,了解實踐哲學的探討

(說實在,我從來不知道每個理學家都有這麼一大堆理論= =)

覺得自己可以用形上學、普遍原理、存有論、宇宙本體功夫境界四方架構等等義理來炫耀

很厲害...

 

但久了

我發現很多地方真的沒有太大差異...

 

今天講北宋理學集大成者朱熹

他的工夫境界論...根本就是程頤的那套!只不過多引入了「心」「情」的存有論定位

而程頤...則是引用了張載的那套「天道之性」「氣秉之性」,只是多引入了「下學上達」與「格物致知」

聽都聽到煩了

卻在討論課的時候又聽到有人說「朱熹肯定了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...OOXX...他讓我感受到自我努力進德修業是很有意義的」

這哪招,聖人明明就是周敦儀的強調好嗎?而且肯定個人進德修業明明在程頤時就相當明瞭了...

又有人說「朱熹整合了天道之性與氣秉之性...OOXX...我覺得很不錯」

這在之前程頤早就做過了啊!妳那時候是沒在聽喔= =

重點是,助教自己都點頭稱是...還稱讚說能體會到實踐上的意義是老師所希望的...

搞什麼啊?有沒有在認真聽?

 

講完了這個

還是講一下有趣的東西好了

朱熹存有論的形上學真的和許多儒者大不相同...算是他的一大特色,當然也因此招致相當多的批評...

什麼批評不重要...還不就是那些陸象山支持者= =

朱熹探討人與萬物的差別,讓我覺得十分有趣...

自一氣而言之,則人物皆受是氣而生;自精粗而言,則人得其氣之正且通者,物得其氣之偏且塞者。惟人得其正,故是理通而無所塞;物得其偏,故是理塞而無所知。且如人,……以其受天地之正氣,所以識道理,有知識。物受天地之偏氣,……物之間有知者,不過只通得一路,如烏之知孝,獺之知祭,犬但能守禦,牛但能耕而已。人則無不知,無不能。人所以與物異者,所爭者此耳。

也就是說,天地萬物同受理氣,而動物受的是「偏氣」,人是受「正氣」,所以才會有性格上的差異...

他也提到,動物只是受其氣秉的昏滯轄制極大,故仁義禮知的呈現上受到限制...

其實不只是動物,連植物菌物礦物...天地萬物,都在他的理氣架構裡

人所受的氣是為「正氣」,且未受到形體上的轄制,才能顯出所謂人性,所謂仁義禮知,這是人成為人的原因。

 

 

有趣歸有趣

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 

 

哲學的理論,往往就是在矛盾之處、不合理、說不通之處,盡量的用各種詭辯、各種嘴砲、盡一切手段來證明自己是對的...

杜老師說:只要你說的通,他就是對的...

然而你知道嗎?這世上的真理,卻是最矛盾的。

但是,他矛盾的很實在,矛盾的很完美,很令人信服。

有這樣的東西?

讓我下次來跟你說分明吧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eh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